【www.dgxingshi.com--热点资讯】

课堂教学改革感悟

课堂教学改革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索。作为教学主阵地的小学语文课堂,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变革中已摆脱了我们曾经难已割舍的情愫,正轻装上阵,走向光辉灿烂之路。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是在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流动的语流之中融入的。因此,新课堂不仅是知识建筑的空间,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场所。它不再是静止的跑道,而是提炼生活、展示风采、体验人生、追求成功、感受欢愉、发展生命的过程。所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灵性,充满生命活力,应是始终回荡于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
小学语文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新课堂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其基本内涵是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正如学生追求的“我们多么渴望,课堂像碧蓝的天空,任凭我们翱翔;我们多么渴望,课堂像浩瀚的大海,任凭我们跳跃。
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是“助推器”。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育法一旦能触及到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而“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的赞赏。一个信任的点头,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意的微笑,一次热情的握手,一次亲切的抚摸,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滋润学生的心田,都会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在这里孩子的心灵能够得到舒展,使他们在“我是好孩子”、“我能行”的心态中找到自信。
课堂上教师即时的评价、点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发学生信心的手段。如在朗读中,教师就可以这样鼓励学生:“到目前为止,你是读得最出色的一位!”“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啊!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你读得最响亮!站起来时就要这样大大方方。”“你读得真好听!老师要谢谢你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这样的表扬,这样的评价,会使学生如沐春雨,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
多样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效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生成语文能力,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可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交流,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课堂教学。
要让学生大量“实践”,就得有大量的学生课堂活动。学生的实践活动合理而又充分,是新课堂教学生命之所在。在我们的教学设计意识中,应该理性地考虑到,“活动”是新课堂最直观最本质的特点之一。我们要设计、要创造、要探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求知求乐、益智启智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也只有这样,以实践活动为板块完成的教学,会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给学生以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从而打破课堂中死气沉沉的氛围,语文课堂也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课程改革,给课程以科学定位,它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这就是说,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个性,都是完整的生命主体。因此,新课标特别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确,语文学习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也要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三、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改革要以合作探究为手段
合作探究是现代学习和工作的显著特点,也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语文课堂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以合作探究为教学手段。通过合作探究,完全摒弃了老师的讲解与分析,将学生推到了课堂主人的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智慧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合作,包括学生个体与个体的合作、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合作、学生和老师的合作以及学生和媒体的合作等。学生只有合作,才能实现不断进步。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习惯,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同样,学生只有经过认真探究,语文能力才能得以切实提高;也只有让学生充分探究,才能真正实现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比如在“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部分,就是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就是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合作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可见,以合作探究为手段的课堂,将不断地带领学生走向语文学习的新境界。
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要以拓展延伸为平台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进行语文学习的拓展延伸。的确,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师要具有课内链接课外、链接自然,链接生活的本领,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因为教师的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又因为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语文学习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要尽可能地去挖掘丰富的语文学习课程资源。学生群体是一个最好开发而又最易被忽略的学习资源,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家庭之间存在着学习资源,另外,社区的文化设施、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也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通过拓展延伸这个平台,让各种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源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学生服好务。
新课程是理念、是精神,更是实践和探索。我们语文教师,要在对新课程、新教材多个层面解读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天性,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大胆激发学生的灵性,积极构建语文课堂教学,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既有形式又有精神,使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放在工作的首位。
(一)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课内不达标课外抢时间的教学方法在部分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与素质教育相悖,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围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让教师确立教改意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印刷了大量的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材料,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聘请全国知名的课改专家来我县对教师进行培训,邀请先进地市的名师给我们介绍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不断拓宽教师的眼界,开阔创新的视野,了解教学的新动态、新信息,激发教师自我鞭策,自觉教改的内驱力。老师们普遍感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在观念上必须树立 “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的教学思想;在实践上,必须以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彻底打破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彻底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满堂练、满堂问的状况。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展现学习环境的“原生态”,才能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多年来,我们旗帜鲜明地唱响这样的主旋律:高效课堂是打破制约学校发展瓶颈,突破传统,走向名校的根本通道,而要打造高效课堂,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做课堂的真正主人。
(二)解除校长思想束缚,为课堂教学改革搭建绿色平台。
校长的思想能否得到真正的转变直接关乎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对于校长们来说,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会不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是长期以来令各基层学校普遍担忧的问题。对此,我们坚持认为,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广饶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而要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解除校长们的思想顾虑。我们组织全部初中学校的校长到洋思、到杜郞口等课堂教学改革比较成功的学校参观学习,组织校长深入学校搞调研,校长们最终统一了思想,深刻认识到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从被动听从走向主动改革,自觉地带领老师投身到了课堂教学改革中去。
(三)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主观能动性,为课堂教学改革出谋划策。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切实转变教研职能。按照“以研为主,研督结合,评研分离”的思路,实行县教研员两进(进学校、进课堂)三包(包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推广、学科骨干培养、教学规划指导)制度。积极鼓励教研员走出去,多听、多看、多思考,要求大家高点定位,抢抓机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鼓励各学科教研员高屋建瓴,统筹全县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每位教研员结合本学科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有改革的勇气和魄力。要有时不我待的强烈意识。结合本县实际,确定出符合本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力争利用1--2年的时间,在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上有新的突破并把成功的经验在全县推广,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教研员通过深入基层,和基层共发展同进步,不断发现先进典型,大张旗鼓的为课堂改革呐喊助威,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和谐的发展,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确保活动实效,我们了实行捆绑式考评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县教研员的角色定位,为他们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指导基层,拓宽了工作思路。
二、立足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课堂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洋思也好,杜郎口也好,所有成功的课堂都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课堂。因此,我们结合本县实际,借鉴潍坊十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和东庐中学 “讲学稿” 的成功经验,确定了符合我县自身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导练,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全县进行实验研究,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将实施过程的四个环节作简要介绍。
(一)自主预习:教师在每节课之前,都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利用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确定讲学稿,制定好预习提纲。①预习提纲需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②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形式。 ③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难易,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部分时间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方法进行。④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这是学生搞好预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预习的依据。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由每个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这一步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学生要参加小组讨论,首先得形成自己的见解,否则就是无效的。因为没有经过个体熟读精思而匆忙展开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容易掩盖学生的思维困惑和学习困难,这样,有些表面上气氛热烈的讨论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与真正的问题是油和水的关系。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其一,设计问题时要紧扣学习目标,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其二,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学什么,怎么学,多长时间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最好是以板书、多媒体展示或者印发讲义等书面形式,尽量不用口述。其三,独立思考的成果能在书上勾画出来的就勾画出来,不能在书上勾画出来的,一定要把想法在纸上写出来,因为思维是混沌的,语言才是清晰的。
(二)小组交流:小组交流是调动学生积极研讨、解决疑难困惑的的中心环节。因为有了学生个体的思考,就为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小组合作学习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要建立科学的机制。我们的做法和要求是:①正确划分小组。一般4-6人为一组,采用异质分组法,兼顾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差异等不同的方面,小组成员能互相搭配,努力做到优势互补。②让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尤其要注意发挥组长(一般是各组的1号)的作用,组长就像是“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同时兼任“记录员”,随时记录和归纳讨论的成果,还要能以“检查员”的身份对小组成员的发言作出评价,检查成员是否完成学习任务。组长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轮流值班,以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标准。③这里的小组交流是动态的,可以是组内交流,也可以是组际交流,也可以是全班展示,教师要充分参与进去,适时调整、引导。比如可以采取小组间互相提问的方法,以对比讨论学习的成果,形成真知灼见。④小组评价要跟上。可以设计表格,由课代表和小组长联合记录学生的课堂发言、学习完成任务情况,在评价上注重学生的发展性,比如4号主动回答问题得4分,1号回答对问题得1分等。一周一汇总,评选优秀小组,设置“流动红旗”,在组与组之间轮换。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学习过程进一步优化,课堂活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点拨释疑:学生在充分自学,相互交流之后。解决了许多问题。但存在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答疑解惑。这一步也最能考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交流和展示的资源,一方面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和提示,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示范、点拨、分析、讲解等手段,促成展示过程中问题的化解。既要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点、难点,也要兼顾动态生成的问题,解释学生的疑惑。点拨过程要力求简洁、透彻、明了。
(四)训练反馈:改革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课堂效率。看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知识掌握的生成度。简言之,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学生掌握得如何,因此有效的反馈很重要。课堂精练,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优化课堂结构的重要环节。以前,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多练而不加筛选地搜集习题,使学生陷入题海,重复练习,无效练习,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课堂练习题必须由备课组集体讨论确定,以保证质量。二是练习题必须以投影形式出现或课前将练习题打印在纸上,以节省学生抄题时间,三是评讲练习题时要突出其共性问题,个性问题,课后辅导,以提高整体效益。这样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支配,便于他们深入思考,梳理、提炼知识要点,优化知识结构。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作业,精编、精选练习题,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题目一般包括基本题和选做题两部分。让好学生吃饱,中下游学生吃好。切实解决了一言堂、一种模式、好学生吃不饱、中下游学生吃不好的现象。另外,测试题的用时多少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除单元检测外,一般不单独占用一课时。检查的方式也应是动态的,以书面为主,也可以是口头检测或者实践操作等,要尽可能体现“堂堂清”的原则,在课内完成,并及时把结果反馈给学生。
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开展以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思路、学生观等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和落实。主要体现在:①学生参与面明显扩大。②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得到充分尊重,自主活动的空间、时间在不断扩大。③课堂的开放性、教学目标、学习主体的差异性原则得以落实。④教师对结论性知识的灌输明显减少,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教育更加重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三、科教一体,服务课堂改革。
1.科教管理一体化。为了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我县非常重视科教管理一体化。在管理上,着重抓了两项工作:一是抓校长。校长首先重视教育科研,要成为科研型校长。校长在坚持教育教学管理的同时带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把自身的工作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将教育科研作为自身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及时掌握教育改革信息,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不断提高治校能力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实践告诉我们,校长参与教科研,不仅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带动教师投入教科研,还可以促进学校领导层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掌握第一手资料,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这比一般号召更具有说服力。二是抓教研网络建设。在组织上,各乡镇有以乡镇业务主任或业务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的中心教研组;负责全乡镇教科研的组织、筹划、落实工作。每个学科都相应成立了学科中心组,并给每位成员建立了业绩档案,由县教研室对他们实行动态管理。每个中学都设立了教研室,负责全校的教研、科研工作。形成了教科研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的教研体系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教研网络,教研教改工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格局,很好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2.以课题研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高效能的管理、高质量的教学、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无一不是一大批科研课题研究推动的结果。多年来,我县高度重视课题的应用性研究,全面推行教研成果推广首席负责制和学科教师全员推广制度,教研员是成果推广首席负责人,对论证立项的科研成果由全县同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实践研究,激励同学科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实践创新,区域性推进教改成果的推广工作。“十五”以来,我县共承担市级以上课题70多项,试点学校达81处,课题已覆盖了中小学全部科目。为了搞好课题研究,我们通过聘请专家讲课、骨干教师交流、外派教师学习等方式不断加强对教师教科研方面的指导与培训。通过教师培训,大大拉近了教育研究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丰富了教科研方法,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
3.以常规化、制度化的教研促教改。为加强常规教学,县教研室立足教学创新,制定了中小学教学常规,严格实行了全员、全程、全环节检查过关制度,固定教研活动时间,强化集体备课,使教研活动制度化。许多学校把每周六下午作为学校集体教研活动时间,或观摩外地优秀课堂教学实录,或商讨下周同学科教学进度、重点难点的处理、测试题的题型等;各学科教研组每周集中半天作为固定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开展听课、评课、讨论、学习等活动。绝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机构健全,设置合理、职能明确,能够坚持开展半日教研活动,做到了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许多学校将研究、探讨课堂教学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不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4.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我县一直重视名师的龙头带动和骨干示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积极鼓励名师通过合作项目、协作项目、集体攻关项目等带动缺乏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的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采取结、通、帮、带的方式培养本校的教科研骨干力量,尤其是作为后备力量的年轻教师,使一大批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讲科学、讲方法、讲效率,受到学生的欢迎。
四、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大练兵活动。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创新求发展,组织了多种形式的课堂大练兵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一是结合蹲点视导,重点探讨课堂教学模式,组织了各学科的“样板示范课”;在组织样板示范课基础上,开展“全员公开课展评”活动,由各乡镇各学校承担全员公开课的组织实施,根据各学科实际确立课堂教学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模式。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并重,积极开展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三优”评选。二是围绕教学创新开展人人上一堂精品课、观摩课活动,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校内优质课及教学能手评选活动等。这些活动对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三是要求各中小学校结合本校实际不断变革自己的教学方式,使之更有效的服务于教学,注重教会学生学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地制宜,走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路子。这些活动,推动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五、展望未来,踌躇满志。
目前,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已迈向了更高的层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学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端正,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科研兴教”正在成为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新的科研理念和思路初步形成;各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进展顺利,研究成果和实验成效喜人。当然,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处在一个探索、实践的阶段。也一定会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不会动摇我们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坚持走“科研兴教,教研强校”的道路,建立和谐课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我县中小学发展现实的需要。

课堂教学系统

课堂教学系统

课堂教学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讲授式

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二、问题探究式

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三、训练与实践式

通过课内外的练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1)、示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操作和讲解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在示范教学中,教师对实践操作内容进行现场演示,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学生边做边学,理论与技能并重,较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模拟教学法

是在模拟情境条件下进行实践操作训练的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通常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后,实践操作前进行。本课程实践教学严格受作物生长季节的限制,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项目实施至少需要一个生长季节,甚至几年的时间,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模拟教学法的应用。

3)、项目教学法

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而使学生获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其实施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步骤一般为: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个性化”的学习,主张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通过完成教学项目,能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既掌握实践技能,又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既学习了课程,又学习了工作方法,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扩展资料:

课堂教学:

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也称“班级上课制”。

与“个别教学”相对。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的语言应用:

教学语言有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和书面语言之分,它的应用主要是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由此作以下三方面的探讨。

一、 正确掌握口头语言。

口头语言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语言,它能使听者在绘声绘色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和启迪,同时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二、努力发挥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是教学活动中无声语言。在教学语言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以自身表情和体态来表现的。体态语言的运用,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表达思想感情和内容的。

三、 积极应用书面语言。

课堂教学是应用语言指导、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和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而书面语言是教学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抓住以课本知识内容为基础的关键性的书面语言,组织、归纳、板书,并且要在理解记忆其定理、定义、公理和公式的同时,运用课堂教学手段进行练习,以便顺利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资料:-课堂教学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放在工作的首位。
(一)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课内不达标课外抢时间的教学方法在部分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与素质教育相悖,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围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让教师确立教改意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印刷了大量的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材料,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聘请全国知名的课改专家来我县对教师进行培训,邀请先进地市的名师给我们介绍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不断拓宽教师的眼界,开阔创新的视野,了解教学的新动态、新信息,激发教师自我鞭策,自觉教改的内驱力。老师们普遍感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在观念上必须树立 “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的教学思想;在实践上,必须以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彻底打破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彻底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满堂练、满堂问的状况。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展现学习环境的“原生态”,才能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多年来,我们旗帜鲜明地唱响这样的主旋律:高效课堂是打破制约学校发展瓶颈,突破传统,走向名校的根本通道,而要打造高效课堂,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做课堂的真正主人。
(二)解除校长思想束缚,为课堂教学改革搭建绿色平台。
校长的思想能否得到真正的转变直接关乎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对于校长们来说,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会不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是长期以来令各基层学校普遍担忧的问题。对此,我们坚持认为,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广饶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而要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解除校长们的思想顾虑。我们组织全部初中学校的校长到洋思、到杜郞口等课堂教学改革比较成功的学校参观学习,组织校长深入学校搞调研,校长们最终统一了思想,深刻认识到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从被动听从走向主动改革,自觉地带领老师投身到了课堂教学改革中去。
(三)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主观能动性,为课堂教学改革出谋划策。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切实转变教研职能。按照“以研为主,研督结合,评研分离”的思路,实行县教研员两进(进学校、进课堂)三包(包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推广、学科骨干培养、教学规划指导)制度。积极鼓励教研员走出去,多听、多看、多思考,要求大家高点定位,抢抓机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鼓励各学科教研员高屋建瓴,统筹全县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每位教研员结合本学科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有改革的勇气和魄力。要有时不我待的强烈意识。结合本县实际,确定出符合本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力争利用1--2年的时间,在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上有新的突破并把成功的经验在全县推广,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教研员通过深入基层,和基层共发展同进步,不断发现先进典型,大张旗鼓的为课堂改革呐喊助威,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和谐的发展,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确保活动实效,我们了实行捆绑式考评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县教研员的角色定位,为他们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指导基层,拓宽了工作思路。
二、立足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课堂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洋思也好,杜郎口也好,所有成功的课堂都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课堂。因此,我们结合本县实际,借鉴潍坊十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和东庐中学 “讲学稿” 的成功经验,确定了符合我县自身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导练,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全县进行实验研究,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将实施过程的四个环节作简要介绍。
(一)自主预习:教师在每节课之前,都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利用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确定讲学稿,制定好预习提纲。①预习提纲需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②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形式。 ③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难易,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部分时间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方法进行。④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这是学生搞好预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预习的依据。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由每个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这一步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学生要参加小组讨论,首先得形成自己的见解,否则就是无效的。因为没有经过个体熟读精思而匆忙展开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容易掩盖学生的思维困惑和学习困难,这样,有些表面上气氛热烈的讨论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与真正的问题是油和水的关系。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其一,设计问题时要紧扣学习目标,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其二,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学什么,怎么学,多长时间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最好是以板书、多媒体展示或者印发讲义等书面形式,尽量不用口述。其三,独立思考的成果能在书上勾画出来的就勾画出来,不能在书上勾画出来的,一定要把想法在纸上写出来,因为思维是混沌的,语言才是清晰的。
(二)小组交流:小组交流是调动学生积极研讨、解决疑难困惑的的中心环节。因为有了学生个体的思考,就为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小组合作学习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要建立科学的机制。我们的做法和要求是:①正确划分小组。一般4-6人为一组,采用异质分组法,兼顾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差异等不同的方面,小组成员能互相搭配,努力做到优势互补。②让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尤其要注意发挥组长(一般是各组的1号)的作用,组长就像是“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同时兼任“记录员”,随时记录和归纳讨论的成果,还要能以“检查员”的身份对小组成员的发言作出评价,检查成员是否完成学习任务。组长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轮流值班,以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标准。③这里的小组交流是动态的,可以是组内交流,也可以是组际交流,也可以是全班展示,教师要充分参与进去,适时调整、引导。比如可以采取小组间互相提问的方法,以对比讨论学习的成果,形成真知灼见。④小组评价要跟上。可以设计表格,由课代表和小组长联合记录学生的课堂发言、学习完成任务情况,在评价上注重学生的发展性,比如4号主动回答问题得4分,1号回答对问题得1分等。一周一汇总,评选优秀小组,设置“流动红旗”,在组与组之间轮换。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学习过程进一步优化,课堂活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点拨释疑:学生在充分自学,相互交流之后。解决了许多问题。但存在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答疑解惑。这一步也最能考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交流和展示的资源,一方面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和提示,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示范、点拨、分析、讲解等手段,促成展示过程中问题的化解。既要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点、难点,也要兼顾动态生成的问题,解释学生的疑惑。点拨过程要力求简洁、透彻、明了。
(四)训练反馈:改革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课堂效率。看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知识掌握的生成度。简言之,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学生掌握得如何,因此有效的反馈很重要。课堂精练,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优化课堂结构的重要环节。以前,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多练而不加筛选地搜集习题,使学生陷入题海,重复练习,无效练习,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课堂练习题必须由备课组集体讨论确定,以保证质量。二是练习题必须以投影形式出现或课前将练习题打印在纸上,以节省学生抄题时间,三是评讲练习题时要突出其共性问题,个性问题,课后辅导,以提高整体效益。这样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支配,便于他们深入思考,梳理、提炼知识要点,优化知识结构。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作业,精编、精选练习题,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题目一般包括基本题和选做题两部分。让好学生吃饱,中下游学生吃好。切实解决了一言堂、一种模式、好学生吃不饱、中下游学生吃不好的现象。另外,测试题的用时多少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除单元检测外,一般不单独占用一课时。检查的方式也应是动态的,以书面为主,也可以是口头检测或者实践操作等,要尽可能体现“堂堂清”的原则,在课内完成,并及时把结果反馈给学生。
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开展以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思路、学生观等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和落实。主要体现在:①学生参与面明显扩大。②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得到充分尊重,自主活动的空间、时间在不断扩大。③课堂的开放性、教学目标、学习主体的差异性原则得以落实。④教师对结论性知识的灌输明显减少,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教育更加重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三、科教一体,服务课堂改革。
1.科教管理一体化。为了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我县非常重视科教管理一体化。在管理上,着重抓了两项工作:一是抓校长。校长首先重视教育科研,要成为科研型校长。校长在坚持教育教学管理的同时带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把自身的工作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将教育科研作为自身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及时掌握教育改革信息,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不断提高治校能力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实践告诉我们,校长参与教科研,不仅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带动教师投入教科研,还可以促进学校领导层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掌握第一手资料,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这比一般号召更具有说服力。二是抓教研网络建设。在组织上,各乡镇有以乡镇业务主任或业务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的中心教研组;负责全乡镇教科研的组织、筹划、落实工作。每个学科都相应成立了学科中心组,并给每位成员建立了业绩档案,由县教研室对他们实行动态管理。每个中学都设立了教研室,负责全校的教研、科研工作。形成了教科研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的教研体系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教研网络,教研教改工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格局,很好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2.以课题研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高效能的管理、高质量的教学、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无一不是一大批科研课题研究推动的结果。多年来,我县高度重视课题的应用性研究,全面推行教研成果推广首席负责制和学科教师全员推广制度,教研员是成果推广首席负责人,对论证立项的科研成果由全县同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实践研究,激励同学科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实践创新,区域性推进教改成果的推广工作。“十五”以来,我县共承担市级以上课题70多项,试点学校达81处,课题已覆盖了中小学全部科目。为了搞好课题研究,我们通过聘请专家讲课、骨干教师交流、外派教师学习等方式不断加强对教师教科研方面的指导与培训。通过教师培训,大大拉近了教育研究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丰富了教科研方法,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
3.以常规化、制度化的教研促教改。为加强常规教学,县教研室立足教学创新,制定了中小学教学常规,严格实行了全员、全程、全环节检查过关制度,固定教研活动时间,强化集体备课,使教研活动制度化。许多学校把每周六下午作为学校集体教研活动时间,或观摩外地优秀课堂教学实录,或商讨下周同学科教学进度、重点难点的处理、测试题的题型等;各学科教研组每周集中半天作为固定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开展听课、评课、讨论、学习等活动。绝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机构健全,设置合理、职能明确,能够坚持开展半日教研活动,做到了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许多学校将研究、探讨课堂教学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不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4.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我县一直重视名师的龙头带动和骨干示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积极鼓励名师通过合作项目、协作项目、集体攻关项目等带动缺乏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的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采取结、通、帮、带的方式培养本校的教科研骨干力量,尤其是作为后备力量的年轻教师,使一大批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讲科学、讲方法、讲效率,受到学生的欢迎。
四、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大练兵活动。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创新求发展,组织了多种形式的课堂大练兵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一是结合蹲点视导,重点探讨课堂教学模式,组织了各学科的“样板示范课”;在组织样板示范课基础上,开展“全员公开课展评”活动,由各乡镇各学校承担全员公开课的组织实施,根据各学科实际确立课堂教学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模式。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并重,积极开展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三优”评选。二是围绕教学创新开展人人上一堂精品课、观摩课活动,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校内优质课及教学能手评选活动等。这些活动对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三是要求各中小学校结合本校实际不断变革自己的教学方式,使之更有效的服务于教学,注重教会学生学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地制宜,走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路子。这些活动,推动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五、展望未来,踌躇满志。
目前,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已迈向了更高的层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学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端正,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科研兴教”正在成为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新的科研理念和思路初步形成;各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进展顺利,研究成果和实验成效喜人。当然,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处在一个探索、实践的阶段。也一定会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不会动摇我们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坚持走“科研兴教,教研强校”的道路,建立和谐课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我县中小学发展现实的需要。

课堂改革心得感悟

课堂改革心得感悟

近两年来,全国各地课堂教学改革风起云涌,许多先进经验纷纷亮相,成为了新课程教学的亮丽风景。在改革中,我采取了扬长避短、学为我用、创新理念、稳步推进的课堂改革策略,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1 学生是主体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把学生放在了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味的采取压制、强迫的手段,常常适得其反。近一年的改革,改变了我错误的认识,学生被放在了课堂的主体地位上,教学时能够首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自主学习值得提倡

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别,但完全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教会学生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根据学情、知识的难度适当教会学生预习、学习、复习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21世纪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

3.小组合作的优势

传统的课堂是少数尖子生的课堂,学困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小组合作,有利于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有利于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快感,从而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建立小组并发挥小组的作用不可忽视。

4.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指向标

课程标准要求落实三维目标,课堂教学要落实三维目标,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前早将目标定位下来。一节课的任务完成与否,也需要对照目标。目标的展示,还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的方向更明确。

5.新课程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永无止境,而教师教学不能仅传授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创新,在学习生活中养成动脑、动手、探究的习惯。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教学中总结了三自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三自即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预习课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内容的初步感知;阅读课侧重于思维的训练、表达能力的培养;复习课则侧重于知识的落实。课堂设计上,以理念引领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革新

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对实现目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传统的学究式经验教学已不受学生欢迎,学生内心的情感调动、自我碰撞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况且,学生的作题能力不是靠教师的讲而培养出来的。为此,我在教学中从课本内容,学生心理因素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体味到做主人的幸福。

四、教学内容的添新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是改变了过去教材天下一统的格局,社会、生活、实践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都成为教学内容。死抱住练习册不放,必然导致视野狭隘。

五、实践活动的出新

活动是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时娱乐,它对于解决当前困扰学校的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这一问题有着独特的意义。我不喜欢板着脸孔教学生学习,愿意用自己的热情和阳光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查看更多热点资讯相关内容,请点击热点资讯

2020 爱情短信网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182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