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gxingshi.com--热点资讯】

孟子的资料

孟子的资料

  孟子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身后荣辱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孟子年表
  周烈王4年 己酉(公元前372年)
  孟子约生于此时
  周显王12年 魏惠王13年 韩昭侯6年 甲子(公元前357年)
  孟子约十五岁,受业于子思门人
  周显王17年 秦孝公10年 己巳(公元前352年)
  孟子约二十岁,欲休妻
  周显王37年 己丑(公元前332年)
  孟子在邹,答邹穆公问
  周显王38年 庚寅(公元前331年)
  孟子居平陆
  周显王39年 辛卯(公元前330年)
  孟子到任国,拜访季任
  孟子在邹,与屋庐子、曹交问答
  周显王40年 齐威王28年 壬辰(公元前329年)
  孟子约四十三岁,首次至齐
  齐相储子来见孟子
  周显王41年 齐威王29年 宋君偃后元1年 癸巳(公元前328年)
  孟子与告子辩论
  孟子劝蚳鼃向齐王进谏
  孟子与匡章交游
  孟子离开齐国,前往宋国
  周显王42年 宋君偃后元2年 甲午(公元前327年)
  孟子至宋
  周显王43年 宋君偃后元3年 乙未(公元前326年)
  孟子在宋,与滕国世子相会
  孟子与宋人勾践论游说之道
  周显王44年 宋君偃后元4年 秦惠文王13年 丙申(公元前325年)
  孟子离开宋国,回到邹
  周显王45年 梁惠王后元11年 丁酉(公元前324年)
  孟子在邹,滕文公派然友问丧礼
  孟子由邹之滕,推行仁政
  周显王46年 魏惠王后元12年 齐威王34年 戊戍(公元前323年)
  孟子与农家陈相辩论
  周显王47年 齐威王35年 魏惠王后元13年 己亥(公元前322年)
  齐人城薛,滕文公问于孟子
  周慎靓王1年 魏后元15年 齐威王37年 辛丑(公元前320年)
  梁惠王“厚币卑礼”召贤纳士
  孟子见梁惠王,时约五十二岁
  孟子与周霄论出仕
  周慎靓王2年 魏惠王后元16年 齐宣王1年 壬寅(公元前319年)
  孟子与公孙丑论短丧
  周慎靓王3年 魏襄王1年 齐宣王2年 癸卯(公元前318年)
  孟子约五十四岁,见梁襄王
  孟子在范遇齐王子
  孟子至齐,答齐宣王问
  孟子论“我四十不动心”
  周慎靓王5年 燕王哙5年 乙巳(公元前316年)
  孟子出吊滕文公
  周慎靓王6年 楚怀王14年 鲁平公10年 齐宣王5年 丙午(公元前315年)
  鲁平公欲见孟子
  孟子返回齐国,与充虞论葬母
  齐宣王问孟子伐燕
  周赧王3年 齐宣王8年 楚怀王17年 己酉(公元前312年)
  燕人叛齐,齐宣王说“吾甚惭于孟子”
  孟子论“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与淳于髡辩论
  孟子约六十岁,辞官离开齐国
  孟子遇宋鈃于石丘
  周赧王25年 辛卯(公元前290年)
  《孟子》约编撰于此时
  周赧王26年 壬申(公元前289年)
  孟子约卒于此时
  七十五代后辈分排序: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编辑本段]孟子思想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http://baike.baidu.com/view/2655.htm

子路资料简介简

子路资料简介简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孔门十哲"之一。
  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卫乱,父子争位,为救其主孔悝,被孔悝之父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汉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对他好时他看人不顺眼,别人远离他了又会埋怨别人,如子思。性格自私,骄纵使气。才华横溢。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汉族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今属山东)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自汉高帝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国魏正始年间将此举定为制度以来,历代帝王封赠有加,无不尊奉颜子。  

孟子的相关资料

孟子的相关资料

  孟子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身后荣辱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孟子年表
  周烈王4年 己酉(公元前372年)
  孟子约生于此时
  周显王12年 魏惠王13年 韩昭侯6年 甲子(公元前357年)
  孟子约十五岁,受业于子思门人
  周显王17年 秦孝公10年 己巳(公元前352年)
  孟子约二十岁,欲休妻
  周显王37年 己丑(公元前332年)
  孟子在邹,答邹穆公问
  周显王38年 庚寅(公元前331年)
  孟子居平陆
  周显王39年 辛卯(公元前330年)
  孟子到任国,拜访季任
  孟子在邹,与屋庐子、曹交问答
  周显王40年 齐威王28年 壬辰(公元前329年)
  孟子约四十三岁,首次至齐
  齐相储子来见孟子
  周显王41年 齐威王29年 宋君偃后元1年 癸巳(公元前328年)
  孟子与告子辩论
  孟子劝蚳鼃向齐王进谏
  孟子与匡章交游
  孟子离开齐国,前往宋国
  周显王42年 宋君偃后元2年 甲午(公元前327年)
  孟子至宋
  周显王43年 宋君偃后元3年 乙未(公元前326年)
  孟子在宋,与滕国世子相会
  孟子与宋人勾践论游说之道
  周显王44年 宋君偃后元4年 秦惠文王13年 丙申(公元前325年)
  孟子离开宋国,回到邹
  周显王45年 梁惠王后元11年 丁酉(公元前324年)
  孟子在邹,滕文公派然友问丧礼
  孟子由邹之滕,推行仁政
  周显王46年 魏惠王后元12年 齐威王34年 戊戍(公元前323年)
  孟子与农家陈相辩论
  周显王47年 齐威王35年 魏惠王后元13年 己亥(公元前322年)
  齐人城薛,滕文公问于孟子
  周慎靓王1年 魏后元15年 齐威王37年 辛丑(公元前320年)
  梁惠王“厚币卑礼”召贤纳士
  孟子见梁惠王,时约五十二岁
  孟子与周霄论出仕
  周慎靓王2年 魏惠王后元16年 齐宣王1年 壬寅(公元前319年)
  孟子与公孙丑论短丧
  周慎靓王3年 魏襄王1年 齐宣王2年 癸卯(公元前318年)
  孟子约五十四岁,见梁襄王
  孟子在范遇齐王子
  孟子至齐,答齐宣王问
  孟子论“我四十不动心”
  周慎靓王5年 燕王哙5年 乙巳(公元前316年)
  孟子出吊滕文公
  周慎靓王6年 楚怀王14年 鲁平公10年 齐宣王5年 丙午(公元前315年)
  鲁平公欲见孟子
  孟子返回齐国,与充虞论葬母
  齐宣王问孟子伐燕
  周赧王3年 齐宣王8年 楚怀王17年 己酉(公元前312年)
  燕人叛齐,齐宣王说“吾甚惭于孟子”
  孟子论“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与淳于髡辩论
  孟子约六十岁,辞官离开齐国
  孟子遇宋鈃于石丘
  周赧王25年 辛卯(公元前290年)
  《孟子》约编撰于此时
  周赧王26年 壬申(公元前289年)
  孟子约卒于此时
  七十五代后辈分排序: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编辑本段]孟子思想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http://baike.baidu.com/view/2655.htm

孟子说的一句话

孟子说的一句话

上天将要下达大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的才干。

马晨明的资料

马晨明的资料

马晨明,1977年生,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支援西藏,人民日报记者。现任教师。
作品:《金融时报》《西藏采访笔记》《藏戏》
作品《藏戏》收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七课中,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用三段反问句开头,引人入胜。
马晨明同志作为首届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的公示。
接省委教育工委通知,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省委教育工委研究,我校马晨明同志作为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

查看更多热点资讯相关内容,请点击热点资讯

2020 爱情短信网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182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