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gxingshi.com--热点资讯】

三下乡心得100字

一转眼,为期八天的xx三下乡活动圆满地画上了句号。这次活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留给我们的实在太多太多,其中不少东西值得沉淀下来留给一辈子去慢慢体会、去回味。这些天我们一起吃过的饭、一起住过的宿舍、一起玩过的游戏、一起开过的玩笑、一起办过的活动。。。。。。都已定格为记忆,成为我们将来回忆的素材,更是支撑大家前行的动力。
我们是在8月17号早上8点从学校出发的,途中历经三个多小时最后到达目的地xx市源城区东埔中学。在出发之前,我已经通过上网大致了解了一下东埔中学的情况,感觉还不错。但我们见到的真实情况与想象中的略有出入,学校并不大,建筑也蛮落魄的,特别是我们住的那栋宿舍。据说那是70年代建的老古董了,由于学校经费欠缺才没有拆,还继续留给大一新生住。我们去的时候还是暑假期间,新生尚未入学,所以我们被安排住在那。那是一栋三层小楼,我们住在二楼,男女生各住一个宿舍。小小的宿舍里竟然放了十六张床,地板坑坑洼洼的,一层楼只有一间公共浴室和厕所,还经常有小强成群出没,引来女士们连声尖叫。熟悉环境后我们很快安顿下来,行李拿出安置好后,整个宿舍很快有了家一样的感觉。宿舍里没水没电,后来经保安协调,我们用排插从消防灯上引来电源,水则要自己买。宿舍安置好后,大家相拥去饭堂吃饭。由于我早有了“全国饭堂统一口味——一样的难吃”这样的心理准备,所以我对那顿午餐并没太大反应,而有的队员只是草草地吃了几口就收场了。哎,现在的孩子啊!吃饭期间有人调侃说,其实这学校除了宿舍差一点、饭堂差一点,其他的也没啥(截止说话时我们只去过宿舍和饭堂),随即引来众人大笑。
那天下午没有开始工作,大家有的留在宿舍休息,有的出去熟悉周围的环境。晚上大家一致决定出去吃饭,尝尝当地特色菜。晚饭吃的很愉快,大家有说有笑的,队员之间慢慢的熟悉起来,玩笑开的更大胆,某些人的绰号也兴起来,最典型的要数朝鲜妹了。
第二天,也就是18号,带队老师熊彪通过与当地学校、团委等相关部门的沟通,明确了未来几天我们的任务。由于来到当地后发现情况与我们预想的有不少出入,以及为了对未来几天的工作做好安排及相关准备,我们用了一天时间在学校团委办公室开会、做前期工作。在会上,大家主要讨论了华大北街户外活动的主题和龙尾坝社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详细流程,纷纷献言献策,并且针对这两个活动做了工作分配与人员安排。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花了一天时间开的会议非常必要,正是由于我们做了充分准备,才使得后来活动进行的十分顺利。晚上,我们又齐聚在团委办公室认真准备未来几天的活动,女队员们都在认真的剪纸,有的男队员在仔细地写活动策划,有的在做视频剪辑拷贝工作,大家都分工明确,彼此工作有条不紊。还是毛主席说的对啊:不打无准备的战争。
时间来到了19号,这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外出调研以及晚上的支教活动。早上吃过早餐后,我们坐车来到华达北街出租屋协会,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就近展开调研活动。在调研期间,我们还与受访者进行相应的交流,了解到他们生活的一些情况。其中有一位从河南来xx打工的大叔比较健谈,他谈到xx在这几年变化很大,他全家都搬到了xx这边住。但他同时也感慨这边的消费水平比老家高很多,因此他觉得在xx这边赚钱,回老家那边花比较合算。并且,他还担心目前在xx上学的孙子将来还要回河南高考会比较麻烦。由于要派发的问卷很少,我们小组轻松地完成了任务,然后我们就决定利用剩下的时间品味xx的风土人情。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搜刮当地的美食。于是我、晟宇、张菲、谢瑶几个就找到一家甜品店,边吃冰激凌边聊天,那真是一种享受啊!
在这里还要重点介绍一件趣事,话说中午还没吃午饭就被曹威明打电话催促回去之后,我跟晟宇听说路口有个大胃王比赛,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把一个披萨和一杯500ml的汽水喝完。我们一听这消息便来了劲因为这个比赛不仅免费提供吃喝,一不小心赢得前三名还有几百块现金充值奖励。二话不说,我们果断决定去参加比赛,走出宿舍时正好碰到老师回来,他也没吃午饭,于是我们三条大汉义无反顾地往比赛现场开去。还好比赛现场人并不多要不一会儿我们的脸就丢大了。我们三个分在同一组,在上场前看了其他选手的比赛情况,不少选手显然是打着占便宜的心态去的,从头到尾吃的慢悠悠的,要是伦敦奥运会的裁判在现场,他们早就被判消极比赛,罚下场去了。当然,其实我们也是抱着那种心态去的,嘻嘻。终于轮到我们小组上场了,三条壮汉的实力是绝对不容小觑的,果不其然,我们刚站上擂台便引来潮水般的掌声(虽然场下没几个人),看到观众这么热情,搞的我们都有点心虚了。比赛开始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拿起两块披萨就往嘴里塞,哎呦,那东西真硬啊,完全没法生吞下去,只好慢慢的嚼。刚才在场下还暗自嘲笑别人吃的慢,轮到自己上场时才发现要想吃的快还真不容易。我们仨的速度都差不多,后来发现想破别人记录无望之后,便索性慢下来悠哉悠哉的把剩下的披萨吃完顺便喝下汽水。就这样,我们消灭了一份免费的午餐,不幸的是,那天一直到晚上再无胃口吃别的了。
晚上,我们在东埔中学进行三下乡以来的第一次支教活动,我被分配到九班。事先由于各种原因还没跟这边的同学打过任何交道,队员们在支教前都比较紧张,害怕会出现冷场。但是一走进教室,这种紧张的心情便消减大半,迎面而来的是同学们青涩的笑容和高三学生特有的那种敏感的好奇的表情。我还之以微笑,并且整节课都保持着笑容以显示我的和蔼可亲,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我人生的第一节课讲的还算顺利,起码我的备课教案都讲完了,只是时间把握的不太好,四十分钟的课我只用二十分钟就讲完了,剩下来的时间显得不知所措。幸好还备有礼物——一张明信片和两份书签。礼物的诱惑一下子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同学们争相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一度相当活跃。高三的孩子整天埋头徜徉于题海中本已够无趣的了,哪怕只有一丁点的乐趣,也能像一块小石头落入平静的湖面,掀起阵阵波澜。更何况有这么多师兄师姐过来陪他们开玩笑,与他们分享高考成功的经验,给他们讲诉大学美好的生活,这无疑对他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课后我们十几个队员聚在一起交流总结,大家都反映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非常热情,自己也讲的很high,特别是刘源教的八班,下课后仍传来一拨拨雷鸣般的掌声与尖叫声,令队员们羡慕不已。东埔中学的同学们都很给力,让第一次讲课的三下乡队员们树立起信心。这真是一次良好的开端。
支教结束后,大家齐聚办公室对这天的调研和支教活动做了一个总结,我们一致认为这些活动都很成功,但也指出了其中的一些不足,比如调研时间过长,效率较低,支教经验不足,应变能力较差等问题,我们吸取教训不断反思提高。
20号这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傍晚的华达北街关爱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与生活的主题活动,由于这是一个临时确立的活动,而且在户外举行,因此变数非常大。上午的时间我们用来讨论第二天在龙尾坝社区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细节并模拟了一遍流程,下午则用于对两个活动的礼物进行包装、视频的最后剪辑、宣传资料的搜集、主持人演讲稿的准备等活动。心灵手巧的女生负责包装礼物,宣传组的负责拍照、发微博,有技术的同学做视频剪辑,其他人则上网找资料。大家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特长,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每个人都热情洋溢,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期待。
傍晚,首先有几个队员前往当地政府领取宣传资料,然后来到华大北街的一个小广场做了初步的会场布置。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忽然间,乌云密布,甚至还下起了雨,有一些队员担心会下大暴雨而影响我们的户外活动,当地负责人也劝我们改日进行。但在熊彪老师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迎难而上,决不放弃,充分体现了华工学子临危不乱,不畏艰难的优秀品质。随后,所有的队员都赶到了活动地点,我们冒雨完成了布置工作。
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不久,雨竟然停了,我们倍感兴奋,我们的活动开始时间到了。主持人主要放了几个有关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和权益保障的视频,吸引了相当多的当地外来务工人员前来观看,当时场面很火爆,每个人都热情高涨。并且,主持人在活动当中还掺插了一些有奖知识问答,每个观众积极性很高,都纷纷举手参与竞答,我们特地为答对的观众准备了十分精美的奖品,所以大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获得了一份快乐的回忆。
活动结束后,我们回到东埔中学对这一天的户外活动做了一次详细的总结,毕竟是第一次户外活动,我们经验不足,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提高,每个队员之间认真相互交流了活动感受,我们都觉得今天的活动很有意义!
21号,我们要前往龙尾坝社区举办一次关爱留守儿童的互动活动。我们又起了一个大早,然后带好相关物资,信心百倍,热情洋溢地打车赶往活动地点。当地的团支部书记热情地欢迎了我们的到来。我们开始布置会场,有的队员在装饰黑板,有的在摆放桌椅······每个队员有条不紊的工作着。很快,我们就高效率地完成布置工作,留守儿童一个接一个地来到我们的活动室,孩子们开心极了,都等着我们带给他们的惊喜。
我们的活动在9:15分准时开始,主持人介绍了我们这次活动的相关事项,随后,我们今天上午依次展开了心理辅导、抢凳子、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踩气球、卫生知识宣讲等一系列十分精彩的活动,孩子们都十分喜爱我们设计的每一个活动,他们在玩的开心的同时,又学到了很多平时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下午,我们同样又来到龙尾坝社区还有举办了一些如教孩子们折纸,写明信片,玩贴鼻子游戏等一大串很有意义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电视台刚好在这里做采访工作,他们得知我们三下乡服务队在这里搞活动,就顺便来到我们活动现场拍摄了我们一些很精彩的活动场景,我们每个队员都引以为豪。
活动结束后,队员们和孩子们合影留念。孩子们对我们的离去恋恋不舍。我们感触很深,我们觉得这次志愿活动对孩子们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虽然一天的活动并不能给这些缺乏关爱的孩子们带来太多东西,但至少我们曾给过他们快乐与温暖。尽管一天活动下来比较累,但一想到这些,我们都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让缺少关爱的人感受到被爱的温暖,我想这就是志愿服务的意义所在吧。
晚上回到东埔中学进行了第二次支教。我们十几个队员分成四个组分别轮流在14个班讲目标、心态、阶段、方法四个板块。本来我应该给所在讲方法那块的,但是经过第一次讲课经历的总结以及私下与队员们的交流,我发现我所教的那些普通班的学生最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上进心。他们也知道高三很重要但就是不愿努力,归根到底,还是上进心不够强烈。于是这天晚上我换了一种风格,用严肃的语气一本正经的给他们上了一节课,用词比较尖锐,目的是刺激一下他们麻木的神经,企图唤醒他们的上进心。讲完之后从他们的掌声中可以推测出讲课效果不错,我也感觉一身轻松,终于把自己最想对他们说的话在脱稿的状态下表达出来。这天晚上的讲课是我这八天所做的事中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一向不太擅长言语表达的我一直渴望在这方面能有所突破,而这晚的支教活动给我提供了机会让我成功挑战自己的极限。
支教结束后,我们抽空去外面稍作了一下放松休息活动,我们来到东江边漫步,还有幸观看到xx有名的号称亚洲第一高的喷泉。在短暂的娱乐之后,我们消除了疲劳,全心投入到晚上的“杀人游戏”中。
22号上午,我们再次进行外出调研工作。我跟翠霞、广萍被分在访谈组,负责就当地教育状况对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其他小组则负责调查问卷的派发和回收工作。由于在调研工作方面认识不够充分加上经验不足,上午的访谈拖了比较长的时间,没有完成任务。下午我们几个会打球的男生在宿舍休息,备战傍晚与东埔中学教师队的篮球比赛。大概4、5点左右,天色忽然暗下来,似乎在暗示一场大战一触即发。比赛在这种阴霾的天气下开始了,第一节,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比分交替上升。到第二节的时候,对方人多的优势开始显现,十几个替补队员轮番上场,而我方总共只有可怜的六个队员。在对方的车轮战术下,我方虽顽强抵抗,最终寡不敌众。呜呼悲哉。当然,我方秉承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和屡败屡战的不懈作风不仅征服了东埔中学全体教师,连老天都被我们感动,比赛还没结束就下起瓢泼大雨。没事可干,大家只好躲在宿舍继续“杀人”,不亦乐乎。
晚上雨停了,我也开始个人的最后一次支教。这次对象是一个重点班,于是我又老老实实地给他们讲了一节我先前准备的关于方法那块的教案。这个班的学生也比较活泼,互动时他们问的都是一些学习方面的问题,并无特别,但最后一节课结束的也算完美。
23号,三下乡活动倒数第二天。全队除老师和晟宇留校整理文件外,其他人分为两组。我、子豪、翠霞、广萍同一组,负责探望一户单亲家庭和一户特困家庭,顺便把前一天未完成的访谈弄完。其他人在另一组,前往当地敬老院和孤儿所探望孤寡老人、儿童。我们组去看望的两户人家都发生过惨痛的悲剧,非常不幸。但令我们欣慰的是,他们已经从家庭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当我们随同社区书记到访时,两家人都非常热情地招待我们,他们坚强与乐观的生活态度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个队员。我发现,他们最需要的也许并不是别人给他们提供多大的物质帮助,而是有人能听他们诉苦,理解他们的处境与心情。于是我们跟他们聊家常,听他们诉说家庭的不幸。我们只做了这点事,但他们已经非常感激我们的到来。就像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一样,我们并没有做太多的事,但这些简单的行为曾给过他们爱的温暖,他们也已经非常满足了。当然,他们能从家庭的不幸中走出,自信的面对生活,也离不开亲戚朋友和社区邻里的资助与关怀。其中体现出的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在这个道德滑坡、物欲横流的社会显得尤为可贵。
下午,大部分人留在宿舍或休息或收拾行李,我们访谈组三个人去对东埔中学学校领导及教师做一些关于该校教育状况的访谈。晚上是此次下乡最后一次支教,我负责拍照。支教结束后恋恋不舍的和同学们做道别。有些班级特别热情,全班合唱歌曲欢送我们,几十个人把我们团团围住,找我们签名、写鼓励性的祝福语,场面一度混乱。当然,最受欢迎的要算刘源、依超和威明他们几个了,长得帅又魅力十足。好不容易从粉丝群里挤出来,我们在热情的张书记的陪同下漫步沿江路欣赏xx夜景。鉴于大家都没吃饭,张书记带我们来到城南美食一条街,吃了一顿当地名小吃猪脚粉。虽说那猪脚汤还没我家煲的好喝,但在外面来说已经不错了。再说了,跟这些朝夕相处了七天又即将分开的朋友聚餐,那种氛围是让人最难以忘怀的。所以说,重要的不是吃饭,而是大家都呆在一起。吃饭了猪脚粉还没饱,我们接着又去逛甜品一条街。找到一家比较出名的小店,十几个人又蜂拥而入。边喝饮料边聊天,聊支教的班级,聊这几天的经历过的事,聊孩子他爸、孩子他妈,大家兴致都很高。
晚上回到宿舍洗完澡已经快一点了,然而大家似乎都无睡意,继续玩杀人游戏玩了一个通宵,大家都倍加珍惜一起呆在在xx的剩下的时间。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朋友》里面几句歌词“朋友 一生一起走 那些日子 不再有 一句话 一辈子 一生情 一杯酒”那短暂的几天建立起来的朋友之情也值得日后倍加呵护与珍惜。
24号,临别之日,空气略带伤感的味道。早上,我们在当地团委领导的带领下出发去参观一家玩具制造工厂。我本以为会挺有趣的,不料去到那边只是简单的开了个座谈会,说是与青年员工交流,其实基本都是领导在发言,我问了几个关于那个工厂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座谈会开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工厂负责人用了五分钟时间带我们参观一遍其中一个生产车间,之后再吃一顿廉价的午饭。就这样,工厂体验活动就结束了。下午三点左右,大家在宿舍楼前合个影,然后就依依不舍地踏上返校的路程。
这就是我们在xx三下乡的主要经历。这次三下乡时间虽然不长,但过得很充实;经历虽不算精彩,但很丰富;事做的虽不大,但很有爱。日后再回首这段历程,相信每个队员都会为成为其中一员而深感荣幸,都会为我们做过的事倍感自豪,都会为我们的点滴收获而心满意足。在这里,我们代表华工经贸学生的风貌;在这里,我们展现青年志愿者的热情;在这里,我们挑起社会一份子的责任;在这里,我们燃烧热情似火的青春!

三下乡心得体会200字

一转眼,为期八天的xx三下乡活动圆满地画上了句号。这次活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留给我们的实在太多太多,其中不少东西值得沉淀下来留给一辈子去慢慢体会、去回味。这些天我们一起吃过的饭、一起住过的宿舍、一起玩过的游戏、一起开过的玩笑、一起办过的活动。。。。。。都已定格为记忆,成为我们将来回忆的素材,更是支撑大家前行的动力。
我们是在8月17号早上8点从学校出发的,途中历经三个多小时最后到达目的地xx市源城区东埔中学。在出发之前,我已经通过上网大致了解了一下东埔中学的情况,感觉还不错。但我们见到的真实情况与想象中的略有出入,学校并不大,建筑也蛮落魄的,特别是我们住的那栋宿舍。据说那是70年代建的老古董了,由于学校经费欠缺才没有拆,还继续留给大一新生住。我们去的时候还是暑假期间,新生尚未入学,所以我们被安排住在那。那是一栋三层小楼,我们住在二楼,男女生各住一个宿舍。小小的宿舍里竟然放了十六张床,地板坑坑洼洼的,一层楼只有一间公共浴室和厕所,还经常有小强成群出没,引来女士们连声尖叫。熟悉环境后我们很快安顿下来,行李拿出安置好后,整个宿舍很快有了家一样的感觉。宿舍里没水没电,后来经保安协调,我们用排插从消防灯上引来电源,水则要自己买。宿舍安置好后,大家相拥去饭堂吃饭。由于我早有了“全国饭堂统一口味——一样的难吃”这样的心理准备,所以我对那顿午餐并没太大反应,而有的队员只是草草地吃了几口就收场了。哎,现在的孩子啊!吃饭期间有人调侃说,其实这学校除了宿舍差一点、饭堂差一点,其他的也没啥(截止说话时我们只去过宿舍和饭堂),随即引来众人大笑。
那天下午没有开始工作,大家有的留在宿舍休息,有的出去熟悉周围的环境。晚上大家一致决定出去吃饭,尝尝当地特色菜。晚饭吃的很愉快,大家有说有笑的,队员之间慢慢的熟悉起来,玩笑开的更大胆,某些人的绰号也兴起来,最典型的要数朝鲜妹了。
第二天,也就是18号,带队老师熊彪通过与当地学校、团委等相关部门的沟通,明确了未来几天我们的任务。由于来到当地后发现情况与我们预想的有不少出入,以及为了对未来几天的工作做好安排及相关准备,我们用了一天时间在学校团委办公室开会、做前期工作。在会上,大家主要讨论了华大北街户外活动的主题和龙尾坝社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详细流程,纷纷献言献策,并且针对这两个活动做了工作分配与人员安排。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花了一天时间开的会议非常必要,正是由于我们做了充分准备,才使得后来活动进行的十分顺利。晚上,我们又齐聚在团委办公室认真准备未来几天的活动,女队员们都在认真的剪纸,有的男队员在仔细地写活动策划,有的在做视频剪辑拷贝工作,大家都分工明确,彼此工作有条不紊。还是毛主席说的对啊:不打无准备的战争。
时间来到了19号,这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外出调研以及晚上的支教活动。早上吃过早餐后,我们坐车来到华达北街出租屋协会,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就近展开调研活动。在调研期间,我们还与受访者进行相应的交流,了解到他们生活的一些情况。其中有一位从河南来xx打工的大叔比较健谈,他谈到xx在这几年变化很大,他全家都搬到了xx这边住。但他同时也感慨这边的消费水平比老家高很多,因此他觉得在xx这边赚钱,回老家那边花比较合算。并且,他还担心目前在xx上学的孙子将来还要回河南高考会比较麻烦。由于要派发的问卷很少,我们小组轻松地完成了任务,然后我们就决定利用剩下的时间品味xx的风土人情。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搜刮当地的美食。于是我、晟宇、张菲、谢瑶几个就找到一家甜品店,边吃冰激凌边聊天,那真是一种享受啊!
在这里还要重点介绍一件趣事,话说中午还没吃午饭就被曹威明打电话催促回去之后,我跟晟宇听说路口有个大胃王比赛,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把一个披萨和一杯500ml的汽水喝完。我们一听这消息便来了劲因为这个比赛不仅免费提供吃喝,一不小心赢得前三名还有几百块现金充值奖励。二话不说,我们果断决定去参加比赛,走出宿舍时正好碰到老师回来,他也没吃午饭,于是我们三条大汉义无反顾地往比赛现场开去。还好比赛现场人并不多要不一会儿我们的脸就丢大了。我们三个分在同一组,在上场前看了其他选手的比赛情况,不少选手显然是打着占便宜的心态去的,从头到尾吃的慢悠悠的,要是伦敦奥运会的裁判在现场,他们早就被判消极比赛,罚下场去了。当然,其实我们也是抱着那种心态去的,嘻嘻。终于轮到我们小组上场了,三条壮汉的实力是绝对不容小觑的,果不其然,我们刚站上擂台便引来潮水般的掌声(虽然场下没几个人),看到观众这么热情,搞的我们都有点心虚了。比赛开始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拿起两块披萨就往嘴里塞,哎呦,那东西真硬啊,完全没法生吞下去,只好慢慢的嚼。刚才在场下还暗自嘲笑别人吃的慢,轮到自己上场时才发现要想吃的快还真不容易。我们仨的速度都差不多,后来发现想破别人记录无望之后,便索性慢下来悠哉悠哉的把剩下的披萨吃完顺便喝下汽水。就这样,我们消灭了一份免费的午餐,不幸的是,那天一直到晚上再无胃口吃别的了。
晚上,我们在东埔中学进行三下乡以来的第一次支教活动,我被分配到九班。事先由于各种原因还没跟这边的同学打过任何交道,队员们在支教前都比较紧张,害怕会出现冷场。但是一走进教室,这种紧张的心情便消减大半,迎面而来的是同学们青涩的笑容和高三学生特有的那种敏感的好奇的表情。我还之以微笑,并且整节课都保持着笑容以显示我的和蔼可亲,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我人生的第一节课讲的还算顺利,起码我的备课教案都讲完了,只是时间把握的不太好,四十分钟的课我只用二十分钟就讲完了,剩下来的时间显得不知所措。幸好还备有礼物——一张明信片和两份书签。礼物的诱惑一下子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同学们争相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一度相当活跃。高三的孩子整天埋头徜徉于题海中本已够无趣的了,哪怕只有一丁点的乐趣,也能像一块小石头落入平静的湖面,掀起阵阵波澜。更何况有这么多师兄师姐过来陪他们开玩笑,与他们分享高考成功的经验,给他们讲诉大学美好的生活,这无疑对他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课后我们十几个队员聚在一起交流总结,大家都反映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非常热情,自己也讲的很high,特别是刘源教的八班,下课后仍传来一拨拨雷鸣般的掌声与尖叫声,令队员们羡慕不已。东埔中学的同学们都很给力,让第一次讲课的三下乡队员们树立起信心。这真是一次良好的开端。
支教结束后,大家齐聚办公室对这天的调研和支教活动做了一个总结,我们一致认为这些活动都很成功,但也指出了其中的一些不足,比如调研时间过长,效率较低,支教经验不足,应变能力较差等问题,我们吸取教训不断反思提高。
20号这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傍晚的华达北街关爱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与生活的主题活动,由于这是一个临时确立的活动,而且在户外举行,因此变数非常大。上午的时间我们用来讨论第二天在龙尾坝社区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细节并模拟了一遍流程,下午则用于对两个活动的礼物进行包装、视频的最后剪辑、宣传资料的搜集、主持人演讲稿的准备等活动。心灵手巧的女生负责包装礼物,宣传组的负责拍照、发微博,有技术的同学做视频剪辑,其他人则上网找资料。大家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特长,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每个人都热情洋溢,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期待。
傍晚,首先有几个队员前往当地政府领取宣传资料,然后来到华大北街的一个小广场做了初步的会场布置。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忽然间,乌云密布,甚至还下起了雨,有一些队员担心会下大暴雨而影响我们的户外活动,当地负责人也劝我们改日进行。但在熊彪老师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迎难而上,决不放弃,充分体现了华工学子临危不乱,不畏艰难的优秀品质。随后,所有的队员都赶到了活动地点,我们冒雨完成了布置工作。
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不久,雨竟然停了,我们倍感兴奋,我们的活动开始时间到了。主持人主要放了几个有关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和权益保障的视频,吸引了相当多的当地外来务工人员前来观看,当时场面很火爆,每个人都热情高涨。并且,主持人在活动当中还掺插了一些有奖知识问答,每个观众积极性很高,都纷纷举手参与竞答,我们特地为答对的观众准备了十分精美的奖品,所以大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获得了一份快乐的回忆。
活动结束后,我们回到东埔中学对这一天的户外活动做了一次详细的总结,毕竟是第一次户外活动,我们经验不足,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提高,每个队员之间认真相互交流了活动感受,我们都觉得今天的活动很有意义!
21号,我们要前往龙尾坝社区举办一次关爱留守儿童的互动活动。我们又起了一个大早,然后带好相关物资,信心百倍,热情洋溢地打车赶往活动地点。当地的团支部书记热情地欢迎了我们的到来。我们开始布置会场,有的队员在装饰黑板,有的在摆放桌椅······每个队员有条不紊的工作着。很快,我们就高效率地完成布置工作,留守儿童一个接一个地来到我们的活动室,孩子们开心极了,都等着我们带给他们的惊喜。
我们的活动在9:15分准时开始,主持人介绍了我们这次活动的相关事项,随后,我们今天上午依次展开了心理辅导、抢凳子、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踩气球、卫生知识宣讲等一系列十分精彩的活动,孩子们都十分喜爱我们设计的每一个活动,他们在玩的开心的同时,又学到了很多平时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下午,我们同样又来到龙尾坝社区还有举办了一些如教孩子们折纸,写明信片,玩贴鼻子游戏等一大串很有意义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电视台刚好在这里做采访工作,他们得知我们三下乡服务队在这里搞活动,就顺便来到我们活动现场拍摄了我们一些很精彩的活动场景,我们每个队员都引以为豪。
活动结束后,队员们和孩子们合影留念。孩子们对我们的离去恋恋不舍。我们感触很深,我们觉得这次志愿活动对孩子们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虽然一天的活动并不能给这些缺乏关爱的孩子们带来太多东西,但至少我们曾给过他们快乐与温暖。尽管一天活动下来比较累,但一想到这些,我们都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让缺少关爱的人感受到被爱的温暖,我想这就是志愿服务的意义所在吧。
晚上回到东埔中学进行了第二次支教。我们十几个队员分成四个组分别轮流在14个班讲目标、心态、阶段、方法四个板块。本来我应该给所在讲方法那块的,但是经过第一次讲课经历的总结以及私下与队员们的交流,我发现我所教的那些普通班的学生最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上进心。他们也知道高三很重要但就是不愿努力,归根到底,还是上进心不够强烈。于是这天晚上我换了一种风格,用严肃的语气一本正经的给他们上了一节课,用词比较尖锐,目的是刺激一下他们麻木的神经,企图唤醒他们的上进心。讲完之后从他们的掌声中可以推测出讲课效果不错,我也感觉一身轻松,终于把自己最想对他们说的话在脱稿的状态下表达出来。这天晚上的讲课是我这八天所做的事中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一向不太擅长言语表达的我一直渴望在这方面能有所突破,而这晚的支教活动给我提供了机会让我成功挑战自己的极限。
支教结束后,我们抽空去外面稍作了一下放松休息活动,我们来到东江边漫步,还有幸观看到xx有名的号称亚洲第一高的喷泉。在短暂的娱乐之后,我们消除了疲劳,全心投入到晚上的“杀人游戏”中。
22号上午,我们再次进行外出调研工作。我跟翠霞、广萍被分在访谈组,负责就当地教育状况对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其他小组则负责调查问卷的派发和回收工作。由于在调研工作方面认识不够充分加上经验不足,上午的访谈拖了比较长的时间,没有完成任务。下午我们几个会打球的男生在宿舍休息,备战傍晚与东埔中学教师队的篮球比赛。大概4、5点左右,天色忽然暗下来,似乎在暗示一场大战一触即发。比赛在这种阴霾的天气下开始了,第一节,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比分交替上升。到第二节的时候,对方人多的优势开始显现,十几个替补队员轮番上场,而我方总共只有可怜的六个队员。在对方的车轮战术下,我方虽顽强抵抗,最终寡不敌众。呜呼悲哉。当然,我方秉承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和屡败屡战的不懈作风不仅征服了东埔中学全体教师,连老天都被我们感动,比赛还没结束就下起瓢泼大雨。没事可干,大家只好躲在宿舍继续“杀人”,不亦乐乎。
晚上雨停了,我也开始个人的最后一次支教。这次对象是一个重点班,于是我又老老实实地给他们讲了一节我先前准备的关于方法那块的教案。这个班的学生也比较活泼,互动时他们问的都是一些学习方面的问题,并无特别,但最后一节课结束的也算完美。
23号,三下乡活动倒数第二天。全队除老师和晟宇留校整理文件外,其他人分为两组。我、子豪、翠霞、广萍同一组,负责探望一户单亲家庭和一户特困家庭,顺便把前一天未完成的访谈弄完。其他人在另一组,前往当地敬老院和孤儿所探望孤寡老人、儿童。我们组去看望的两户人家都发生过惨痛的悲剧,非常不幸。但令我们欣慰的是,他们已经从家庭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当我们随同社区书记到访时,两家人都非常热情地招待我们,他们坚强与乐观的生活态度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个队员。我发现,他们最需要的也许并不是别人给他们提供多大的物质帮助,而是有人能听他们诉苦,理解他们的处境与心情。于是我们跟他们聊家常,听他们诉说家庭的不幸。我们只做了这点事,但他们已经非常感激我们的到来。就像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一样,我们并没有做太多的事,但这些简单的行为曾给过他们爱的温暖,他们也已经非常满足了。当然,他们能从家庭的不幸中走出,自信的面对生活,也离不开亲戚朋友和社区邻里的资助与关怀。其中体现出的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在这个道德滑坡、物欲横流的社会显得尤为可贵。
下午,大部分人留在宿舍或休息或收拾行李,我们访谈组三个人去对东埔中学学校领导及教师做一些关于该校教育状况的访谈。晚上是此次下乡最后一次支教,我负责拍照。支教结束后恋恋不舍的和同学们做道别。有些班级特别热情,全班合唱歌曲欢送我们,几十个人把我们团团围住,找我们签名、写鼓励性的祝福语,场面一度混乱。当然,最受欢迎的要算刘源、依超和威明他们几个了,长得帅又魅力十足。好不容易从粉丝群里挤出来,我们在热情的张书记的陪同下漫步沿江路欣赏xx夜景。鉴于大家都没吃饭,张书记带我们来到城南美食一条街,吃了一顿当地名小吃猪脚粉。虽说那猪脚汤还没我家煲的好喝,但在外面来说已经不错了。再说了,跟这些朝夕相处了七天又即将分开的朋友聚餐,那种氛围是让人最难以忘怀的。所以说,重要的不是吃饭,而是大家都呆在一起。吃饭了猪脚粉还没饱,我们接着又去逛甜品一条街。找到一家比较出名的小店,十几个人又蜂拥而入。边喝饮料边聊天,聊支教的班级,聊这几天的经历过的事,聊孩子他爸、孩子他妈,大家兴致都很高。
晚上回到宿舍洗完澡已经快一点了,然而大家似乎都无睡意,继续玩杀人游戏玩了一个通宵,大家都倍加珍惜一起呆在在xx的剩下的时间。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朋友》里面几句歌词“朋友 一生一起走 那些日子 不再有 一句话 一辈子 一生情 一杯酒”那短暂的几天建立起来的朋友之情也值得日后倍加呵护与珍惜。
24号,临别之日,空气略带伤感的味道。早上,我们在当地团委领导的带领下出发去参观一家玩具制造工厂。我本以为会挺有趣的,不料去到那边只是简单的开了个座谈会,说是与青年员工交流,其实基本都是领导在发言,我问了几个关于那个工厂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座谈会开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工厂负责人用了五分钟时间带我们参观一遍其中一个生产车间,之后再吃一顿廉价的午饭。就这样,工厂体验活动就结束了。下午三点左右,大家在宿舍楼前合个影,然后就依依不舍地踏上返校的路程。
这就是我们在xx三下乡的主要经历。这次三下乡时间虽然不长,但过得很充实;经历虽不算精彩,但很丰富;事做的虽不大,但很有爱。日后再回首这段历程,相信每个队员都会为成为其中一员而深感荣幸,都会为我们做过的事倍感自豪,都会为我们的点滴收获而心满意足。在这里,我们代表华工经贸学生的风貌;在这里,我们展现青年志愿者的热情;在这里,我们挑起社会一份子的责任;在这里,我们燃烧热情似火的青春!

大学生三下乡心得体会

  日光如梭,时光如电,别说短短七天的支教生活早已结束,就算是支教结束离现在都已经将近两个月了。虽然时光无情的流逝,但支教的情景却历历在目,感受也将永驻心间。回想起我们的那几天支教生活,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每天都充满了感动,一张张可爱天真的笑脸是我内心最美的记忆。
  在踏上从化这片土地之前,因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也有过类似的教学经历,只不过是教城市的小孩而已,我也就没花什么心思去准备什么,这可让我差点栽了大跟头。生活环境的差别,让城市的孩子和乡村的孩子有很大的区别。这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东西。不过也就因为我的疏忽,让我的处事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遇事不慌,随机应变。

  城市的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中,非常重视教育,所以基础好,上课的进度可以很快,活动参与积极性高,上课比较轻松,完全可以按照我的计划来上。然而农村的孩子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特别是英语,很多东西得不断重复,还是事倍功半,就像学习新单词的时候,他们没学过音标,他们学单词完全依靠死记硬背,也因为他们本身的老师发音存在一些问题,我教的时候,矫正发音我真的是力不从心,太难了,我们要在短短七天的时间里改变他们的发音问题不大可能,我能做的只是不断重复,让他们加深记忆,通过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方法来巩固,可是这对于他们以后遇到其他单词其实作用并不大,这也就是我此次支教最大的遗憾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和搭档都是跟他们打成一片的,关系非常融洽。每次我从宿舍过去教室的路上,大老远的就听到他们在叫我的英文名,就连不是我带的班的学生也这样;放学后回宿舍,要离开的时候我看到在教师的窗台上探出了一个个的小脑袋,笑脸上带着一些不舍;课间休息,他们总是把我团团围住,问这问那,有的学生甚至爬到我身上。印象很深的一个在他们叫我名字的声音中我来到教室的时候,讲台上摆满了从化的特产荔枝,很多同学叫我快吃。我真的好感动,我爱你们。每当想到这些,那种成就感是在任何考试中都得不到的(考试吧)。
  也就因为有了如此融洽的关系,问题来了,排练最后合唱的时候,就不听话了,不配合了,还不停提要求,教室里乱成一团,吵闹声简直震耳欲聋。我当是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改变不行了,要凶了,要不然别说拿奖了,连课都上不了了。老天啊,我什么时候凶过啊?没办法,事到临头,硬顶着上吧!还别说,真管用,那效果马上出来了,他们都有点怕我了,那唱歌的效果也就出来了,最后我们还拿了二等奖呢。在这里还是要感谢我们可爱的学生们,没有你们的支持和配合,不可能会有我们漂亮的教室,不可能会有我们最后出色的表现……也希望你们没有因为最后两天对你们太凶而恨我,我也是为你们好嘛!
  一个星期内,我们十几个人,住在连风扇都坏的宿舍里,顶着酷热,吃淡然无味的饭菜,还要自己买菜煮饭,备课,改作业,什么事都靠自己,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此次支教,收获太多了,我又长大了,谢谢你们。

大学生下乡心得体会

  日光如梭,时光如电,别说短短七天的支教生活早已结束,就算是支教结束离现在都已经将近两个月了。虽然时光无情的流逝,但支教的情景却历历在目,感受也将永驻心间。回想起我们的那几天支教生活,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每天都充满了感动,一张张可爱天真的笑脸是我内心最美的记忆。
  在踏上从化这片土地之前,因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也有过类似的教学经历,只不过是教城市的小孩而已,我也就没花什么心思去准备什么,这可让我差点栽了大跟头。生活环境的差别,让城市的孩子和乡村的孩子有很大的区别。这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东西。不过也就因为我的疏忽,让我的处事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遇事不慌,随机应变。

  城市的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中,非常重视教育,所以基础好,上课的进度可以很快,活动参与积极性高,上课比较轻松,完全可以按照我的计划来上。然而农村的孩子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特别是英语,很多东西得不断重复,还是事倍功半,就像学习新单词的时候,他们没学过音标,他们学单词完全依靠死记硬背,也因为他们本身的老师发音存在一些问题,我教的时候,矫正发音我真的是力不从心,太难了,我们要在短短七天的时间里改变他们的发音问题不大可能,我能做的只是不断重复,让他们加深记忆,通过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方法来巩固,可是这对于他们以后遇到其他单词其实作用并不大,这也就是我此次支教最大的遗憾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和搭档都是跟他们打成一片的,关系非常融洽。每次我从宿舍过去教室的路上,大老远的就听到他们在叫我的英文名,就连不是我带的班的学生也这样;放学后回宿舍,要离开的时候我看到在教师的窗台上探出了一个个的小脑袋,笑脸上带着一些不舍;课间休息,他们总是把我团团围住,问这问那,有的学生甚至爬到我身上。印象很深的一个在他们叫我名字的声音中我来到教室的时候,讲台上摆满了从化的特产荔枝,很多同学叫我快吃。我真的好感动,我爱你们。每当想到这些,那种成就感是在任何考试中都得不到的(考试吧)。
  也就因为有了如此融洽的关系,问题来了,排练最后合唱的时候,就不听话了,不配合了,还不停提要求,教室里乱成一团,吵闹声简直震耳欲聋。我当是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改变不行了,要凶了,要不然别说拿奖了,连课都上不了了。老天啊,我什么时候凶过啊?没办法,事到临头,硬顶着上吧!还别说,真管用,那效果马上出来了,他们都有点怕我了,那唱歌的效果也就出来了,最后我们还拿了二等奖呢。在这里还是要感谢我们可爱的学生们,没有你们的支持和配合,不可能会有我们漂亮的教室,不可能会有我们最后出色的表现……也希望你们没有因为最后两天对你们太凶而恨我,我也是为你们好嘛!
  一个星期内,我们十几个人,住在连风扇都坏的宿舍里,顶着酷热,吃淡然无味的饭菜,还要自己买菜煮饭,备课,改作业,什么事都靠自己,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此次支教,收获太多了,我又长大了,谢谢你们。

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三下乡”实践活动个人总结1

近年来数以万计的大学生选择在假期去落后的地区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对当地发展的贡献和大学生自身的收获到底有多少,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这个假期里,我作为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的一员赶赴都江堰、彭州、崇州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与实践活动,这样的亲身经历使我对“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从“三下乡”的概念来看,大学生利用暑期深入农村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服务,即“三下乡”。各地纷纷开展的实践活动,也纷纷以此为纲,进行以宣传政策、走访调研、义务支教为主的各种项目。科技扶贫,知识共享当然是好事,但是,身上肩负着学业负担的大学生走进农村,难免要受到时间的限制,没有充足的时间适应当地的教学环境,或者刚刚适应之后,又要重返校园,这种蜻蜓点水似的“三下乡”活动,到底为当地带来了多少改变呢?
以我队赴江堰、彭州、崇州三地的实践活动为例,实践队一行10人,在当地进行了支教、宣讲、走访、调研、捐赠等活动。
科技、知识下乡作为“三下乡”内容之一,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大学生进行知识下乡,这其中的科技含金量有多少呢?我觉得,大学生现在能做的,只是用现有的知识,力所能及地对当地某些相对落后的政策技术提出建议,争取进行改革。任何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深入细致的调研。
就我所经历和了解到的,现如今还有相当一部分调研报告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我分析原因有如下几点:①不能否认,某些大学生写出的调研报告从态度上或是技术上存在缺陷。②当地未形成完整的大学生实践机制,报告难以找到合适的上级接应单位。③受当地政策风俗所限,改革受阻。 这种形式之下,我们想出了一些更行之有效的送知识到农村的办法。我队此次进行的“金融政策送上门”——惠农贷款公益宣讲崇州站的活动为当地村民带去了贴近生活而标准的金融知识与政策,解决了他们对政策实施的怀疑和心中的忧虑。队员们将利用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理论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汇总成为实践报告。并结合所学金融专业知识,发挥自身特长为灾区重建事业添砖加瓦。这种做法虽然见效快、受惠面广,我们期待更完善的机制的出台,能为所到之处多带去知识之光。

大学生到农村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除了用知识为当地带来科技、文化、卫生方面的改革之外,从实践中汲取经验,提升自我也是极为重要的目标。
1体现主人使命,实践中激发能动性 习惯了按着别人设定的路走下去,因此,进去大学后,迷茫成了大学生的通病,经历了此次实践,从出发前的实践计划、筹备物品,到去了之后安顿食宿、开展服务,我们终于体验到了做主人的感受。这种自我管理的平台,即使只有短短几天,但足以让队员们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慢慢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以设计师的角度应对生活中的迷茫。 2走进社会,不同群体中定位人生 看到灾区人民简陋的临时住房、残缺的家具用品、加上务工机会紧缺等艰苦的生活环境,我们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都为不珍惜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而惭愧万分。珍惜现在,努力拼搏,是“三下乡”实践活动给我们的心灵洗礼。也只有当自己设身处地地走进社会,体验了与原来完全不同的生活之后,重新定位人生时,才会收获和这种感受。 3锻炼技能,探求求职兴趣点 就业向来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工作经验在近年的招聘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高学历、低能力似乎成为招聘单位对大学生的定论。下乡实践,就好像一个小团队在运营一个小企业,每个人各司其职,必要的时候交换体验。这种经历对于寻找求职兴趣点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大学生“三下乡”实践,造就一个平台让大学生在团体中学会合作,学会包容,在奉献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完善自己的人格。与此同时,三下乡活动也是大学生了解国家政策的平台,从近三年的实践主题来看,2005年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2006年践行荣辱观,服务新农村;2007年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促和谐。这些主题无不紧紧围绕国家最热点的问题展开。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完善自己做优秀的个体,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更需要与时代同发展。

“三下乡”实践活动个人总结2

这个暑期,我作为金融学院“三下乡”实践服务队的一员,利用课余时间赴都江堰、彭州、崇州三地进行实践调研活动。这次实践经历使我收获颇丰,我也对这难得的“三下乡”实践的体验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与总结。
“三下乡”,即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其内涵丰富。文化下乡包括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科技下乡包括科技人员下乡,科技信息下乡,开展科普活动;卫生下乡包括医务人员下乡,扶持乡村卫生组织,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发展。 自中宣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通知》以来,科协系统积极开展"科普之冬"、"科技之春"、"科普宣传周(月)"、"科普千里行"、 "科普百乡行"、"少数民族科普示范工程"等科技下乡活动。卫生系统积极送卫生下乡,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各高校系统的大中专学生在文化下乡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既促进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又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按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成长成才;既传播了先进文化,又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哺育;既服务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服务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三下乡"活动把组织活动与机制建设结合起来,既抓住当前效果,也考虑长远利益,通过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三下乡",常下乡;把"送"与"用"结合起来,在"用"字上着力,在提高效果上下功夫;把"送"与"建"结合起来,在往下送的过程中,着眼加强阵地队伍设施建设,增强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 通过"三下乡"活动,我们国家把发展经济、建设小康和扶贫攻坚结合起来,为农村中心工作服务,为农民致富服务;把集中活动与经常工作结合起来,抓好集中活动,发挥示范作用,做好日常工作,满足农民需要;把面上活动与雪中送炭结合起来,突出工作重点,着重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通过"三下乡"活动,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增强致富能力;通过"三下乡"活动,使得各部门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服务农民,锻炼队伍,推动部门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制定政策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引导扶持农村文化科技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 实践表明,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正是政府各部门在农村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而我们大学生,作为这条实践道路上的骨干,理应为"三下乡"实践活动注入新鲜的血液,贡献更大的力量。经过了跨三地的三下乡服务活动,回想我们所经历过的实践历程,觉得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我们所选的服务点是比较典型的。
首先,三个实践地点都是地震灾后重建的重点对象区域,也都是非常缺乏知识普及和实践帮助的地区, 也就是说这里需要三下乡;其次,三个实践地点又不尽相同,都江堰作为旅游开发区,正面临着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我们三下乡的价值——推动灾区特色优势发展,增强灾区的持续发展能力;最后,不同地区的相同与不同点,灾后重建发展的优劣情况为我们后续的调查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2. 我们所进行的几项实践活动都是与农民生活紧密结合的。
这些实践活动贴近农村生活,比较符合农民的口味,能够为当地灾民带去有用的信息和生活便利。因此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们比较容易被农民所接受,这是我们服务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条件。3.我队成员的素质较高、特长明显。
此次参加我们代表队的成员都是经过了严格的筛选的,他们不仅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思想素质较高,能吃苦耐劳,这是本次活动顺利进行的本质所在。

有经验有总结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实践,不论如何,这都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活动,使我们在学校要更加学好理论知识将来应用于实践之中去,使我们将来能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虽然本次“三下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三下乡”的路还很长,“三下乡”的工作也将一如既往的开展下去,成为高校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三个代表”,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的一条特殊渠道。

“三下乡”实践活动个人总结3

暑期中,金融学院“三下乡”实践服务队在指导老师 的带领下前往都江堰、彭州、崇州三地,就《 》课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我们一行10人数日的调研实践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只有短短几天,但足以令我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使我慢慢形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了以设计师的角度应对生活中的迷茫。

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目的有:
(1) 调查地震灾区产业重建的金融支撑状况
从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等深入了解成都灾区灾后优势产业重建的现状,考察当地如何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而在产业重建与发展过程中,金融体系又是如何重构,以实现对特色产业发展资金需求的支撑、实现资金链的自我完善(多渠道融资、科学合理分配、充分高效利用等)。
(2) 对灾区产业重建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案
产业的恢复与发展对灾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实地调研所得资料,分析灾区重建现状,深入制度重建是如何服务于产业重建,实现灾区可持续发展目标。
(3) 总结产业重建经验,为其他灾区提供借鉴
总结三地优势产业恢复重建的已有成功经验,梳理、归纳既有普遍意义又有成都特色的灾后重建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推广实践中的先进成果,使成功方法能应用于其他灾区,提高这些法案的应用价值。

实践意义:
(1) 理论结合实践,服务灾后产业重建
通过调研、实践,我们能够更充分地了解灾后产业重建中的金融支撑状况,并将重建中成功的金融服务模式加以整理、归纳和推广。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提出建设性意见与改进措施。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使我们进一步掌握了专业知识,而且服务了灾区,服务了社会。当研究结束后,我们会将研究成果反馈至有关部门作为参考。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灾后恢复重建、为国家带来更多的利益。
(2) 推动灾区特色优势发展,增强灾区的持续发展能力
(3) 对于构建灾后重建资金支持体系、金融支撑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次活动通过深刻理解、切实把握和着力通过灾后产业恢复重建的金融支撑状况,全面总结和提升已有的成功方法成果,对于灾后重建资金支持体系、金融支撑体系德构建具有积极作用
(4) 灾后产业重建成功经验的推广,对于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实践、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着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5) 推动灾区产业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实践内容:
(1)走访地方政府,收集系统全面的资料,了解地方灾后发展的概况。
(2)分析官方资料,筛选地方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理清思路,确定调查方式,准备实地考察。
(3)实地调查,采用走访,座谈和问卷的方式了解当地的灾后重建状况、前进中的困难和发展方向。
(4)整理分析调查中所收集到的资料,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完成实践调查报告、论文和视频、PPT、照片、DV等素材。

实践总结:
经过了这几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虽然山区条件艰苦,可是队员都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积极面对和克服各种问题,在座谈会上大家纷纷表示收获不小。
在进行此项活动之前,我们对其进行了颇为完整的计划,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说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在计划之下进行的,而且大部分的计划都有较强的实效性。
从我们所进行的几项活动来看,它们所起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大部分都得到了农民的认可,特别是“金融政策送上门”——惠农贷款公益宣讲活动倍受农民欢迎,也起到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其他几项的效果也还不错。
为了让农民充分接受我们所带来的知识和技术,我们采取了动口动手动脑三位一体的方式,使农民不但认识到要这样做,而且使他们意识到为什么要这样做,真正达到科技下乡的目的,而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我们还是基本做到了这一点。
在制作宣传单的过程中队员大面积的查找各类资料,收集大量信息,咨询了专业老师,在专业知识上武装了自己。
平时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从没有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所学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而且还教会了我们任何知识只有用于实践才有价值。在服务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又一次地加深了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带着一腔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热情,了解到农村出现的实际问题,加强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

实践心得: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 ,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查看更多热点资讯相关内容,请点击热点资讯

2020 爱情短信网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182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