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gxingshi.com--经典爱情短信】

罗拉快跑影评1000字

罗拉快跑影评1000字

《罗拉快跑》――命运前再次感受人类的渺小

曼尼为老大完成一项毒品交易后,带着装有10万马克的钱袋准备女友罗拉的接应,然而罗拉却被人抢了钱包,耽误了见面时间。曼尼只好搭乘地铁回去,车厢里只有一个乞丐。这时车厢里突然出现了两名警察,曼尼本能地下车就走,慌乱间把钱袋忘在车厢里,很明显,钱袋被乞丐拿走。而此时曼尼离与老大见面交钱的时间中午12点只剩下20分钟,于是曼尼打电话向罗拉求救,罗拉必须在20分钟内搞到10万马克,不然曼尼就会被老大杀死。如果罗拉在最后几分钟没有赶到,曼尼就只有铤而走险,抢劫电话亭对面的超市。
   20分钟搞到10万马克!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罗拉别无选择!
   罗拉选择求助于是某银行董事的父亲,于是罗拉开始狂奔!
  
  
  
   整个电影其实就发生在这生死攸关的20分钟内,这20分钟内发生了什么事情,罗拉是否能找到父亲,父亲是否会帮她,她又是否能及时赶到曼尼处?如果电影仅仅给观众这样一些悬念,并最终一一给出答案,也不失为一部情节紧张的悬疑片,但导演用意显然不在于此。影片高妙之处在于,导演打破了传统叙事结构、叙事角度以及时空限制,对同一事件讲述了三种不同的故事情节,这种讲述故事的做法显然是大胆的,导演以观众的视角去导演整个电影,同一个故事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结局。
   电影多处用了动画、蒙太奇、大量的快速切换镜头,贯穿始终的喧闹的摇滚乐,罗拉的红头发以及奔跑晃动的画面营造出的紧张急促的气氛足以让人窒息。
   然而导演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仔细比较三种情况,就会发现罗拉遇到的这些偶发事件以及罗拉的选择产生了混合连锁效应,最终影响了结局。
   非常关键的一个事件是遇上梅耶先生。梅耶的车是去银行接罗拉父亲的,在前两种情况下,梅耶因撞车耽误了行程,没准时赶到银行。也正是由于这个时间差,罗拉才得以见到父亲。而在第三种情况下,梅耶没有撞车结果接走罗拉父亲,导致罗拉最终从赌场赢得10万的概率事件,但同时也间接导致了梅耶车与那部车更严重的车祸,殃及父亲。
   遇见急救车也是一个关键事件,第一种情况,罗拉没有想搭急救车,急救车在遇到玻璃时也停了车。而第二种情况下,由于罗拉的干扰,急救车就撞上了玻璃,并直接导致司机为赶时间超速行驶撞上了曼尼。
   其实,在罗拉筹钱的20分钟事件中,只有父亲一个人是和罗拉直接相关,会产生直接关系的人。梅耶、单车男子、乞丐、急救车司机都本应是局外人,但却与罗拉产生了联系。这些看似非常偶然的事件,其实都有产生的原因,而原因导致结果,结果又导致原因,这样的因果循环便导致了事件产生的必然性。所谓必然在偶然中产生,偶然又都存在于必然中的道理就在于此。
   想起了几年前看到的一则电视新闻:郑州航院的一名大四学生骑车经过路边一个建筑工地时,突然被一个电线杆砸中头部,当即生亡。这件事情让我开始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当电线杆倒下时,正好有人经过,又正好砸中头部,又正好砸中这个人而不是那个人,何况又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这是多小的概率事件啊。如果把那个人被砸中之前经历的事件一一回放,一定会知道究竟是哪些偶发事件导致了这个必然。也许是遇到一个老同学说话的时间直接增加了几率,也许是为了早点回学校,抄近路正好赶上那个时间。也许,也许还有太多的也许,然而人已逝去,终无奈何。
   电影中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罗拉两次都碰见了乞丐,却都匆匆而过。而在第三种情况下,罗拉居然凭92.7个马克赢了10万马克,而曼尼竟也追到了乞丐要回来了钱袋。于是罗拉拼命弄到的10万马克突然失去了意义,罗拉像个呆子一样,不知所措。似乎是导演故意跟观众开了一个玩笑,却发现其实人生本无常,命运本多舜,有人忽然一夜成名,有人忽然一夜暴富;有人第一次买彩票就会中头奖,有人第一次坐飞机就遇上飞机失事。有时候你越想得到越得不到,忽然有天就得来全不费功夫,有时候你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你不怕了却也不来了。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种瓜得豆,种豆得瓜,人生就是这样的循环错乱,让世间凡人或狂喜或狂悲,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又有谁能达到?导演毫不留情的以此来隐谕人面对人生和命运时的渺小无能,让人愈加怅然无助。
   想起了《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被天主教认为是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最后的一个场景,布拉德皮特扮演的警察最终还是因暴怒(杀手因为嫉妒杀了警察妻子)杀了杀手,这就中了杀手(自称是代神惩罚人类)的安排,因为杀手自己犯了嫉妒之罪,要借警察之手杀了他自己,那么警察也因暴怒受到惩罚,杀手替撒旦完成惩罚人类七宗罪的任务终于完成!看到这点,让人不寒而栗,影片有浓重的宗教昭示意味,人终究要为自己犯下的罪行受到惩罚。人终究逃不过自己的命运。《七宗罪》的一个隐谕是讲人的宿命,而《疾走罗拉》也是在讲人面对命运的无能和渺小。
   然而电影毕竟是电影,可以选择不同的结局;人生终究还是人生,永远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也忽然能够理解为何那么多人把自己的精神献给一种宗教保管,当人真正开始思考自己的时候,思考生命与世界,与宇宙的关系时突然发现有很多问题无法回答,无法解释,于是产生了恐惧感,而所谓恐惧感就是一种不确定感的深层心理反应。其实人充其量只是宇宙中的一粒浮沉,在面对未知的力量时,会变得渺小不堪。于是很多人开始相信命运,相信未知的力量,相信把精神交给神来保管就会在恐惧感中得以永久的安歇。不知道是不是人被上帝造出来时就对万物对宇宙有一种天然的恐惧,又找不到自己的庇护人,于是人类就自欺欺人地虚拟出一个万能的神,接着制造出宗教,告诉自己有神与我们同在,那种恐惧感就会消失了。可悲的人类啊!
   短短一个小时十几分钟的电影《疾走罗拉》像一部无情揭示人类宿命的诏书,让人无限深思,心存敬畏!

罗拉快跑影评800字

罗拉快跑影评800字

整个电影其实就发生在这生死攸关的20分钟内,这20分钟内发生了什么事情,罗拉是否能找到父亲,父亲是否会帮她,她又是否能及时赶到曼尼处?如果电影仅仅给观众这样一些悬念,并最终一一给出答案,也不失为一部情节紧张的悬疑片,但导演用意显然不在于此。影片高妙之处在于,导演打破了传统叙事结构、叙事角度以及时空限制,对同一事件讲述了三种不同的故事情节,这种讲述故事的做法显然是大胆的,导演以观众的视角去导演整个电影,同一个故事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结局。
电影多处用了动画、蒙太奇、大量的快速切换镜头,贯穿始终的喧闹的摇滚乐,罗拉的红头发以及奔跑晃动的画面营造出的紧张急促的气氛足以让人窒息。
然而导演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仔细比较三种情况,就会发现罗拉遇到的这些偶发事件以及罗拉的选择产生了混合连锁效应,最终影响了结局。
非常关键的一个事件是遇上梅耶先生。梅耶的车是去银行接罗拉父亲的,在前两种情况下,梅耶因撞车耽误了行程,没准时赶到银行。也正是由于这个时间差,罗拉才得以见到父亲。而在第三种情况下,梅耶没有撞车结果接走罗拉父亲,导致罗拉最终从赌场赢得10万的概率事件,但同时也间接导致了梅耶车与那部车更严重的车祸,殃及父亲。
遇见急救车也是一个关键事件,第一种情况,罗拉没有想搭急救车,急救车在遇到玻璃时也停了车。而第二种情况下,由于罗拉的干扰,急救车就撞上了玻璃,并直接导致司机为赶时间超速行驶撞上了曼尼。
其实,在罗拉筹钱的20分钟事件中,只有父亲一个人是和罗拉直接相关,会产生直接关系的人。梅耶、单车男子、乞丐、急救车司机都本应是局外人,但却与罗拉产生了联系。这些看似非常偶然的事件,其实都有产生的原因,而原因导致结果,结果又导致原因,这样的因果循环便导致了事件产生的必然性。所谓必然在偶然中产生,偶然又都存在于必然中的道理就在于此。
想起了几年前看到的一则电视新闻:郑州航院的一名大四学生骑车经过路边一个建筑工地时,突然被一个电线杆砸中头部,当即生亡。这件事情让我开始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当电线杆倒下时,正好有人经过,又正好砸中头部,又正好砸中这个人而不是那个人,何况又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这是多小的概率事件啊。如果把那个人被砸中之前经历的事件一一回放,一定会知道究竟是哪些偶发事件导致了这个必然。也许是遇到一个老同学说话的时间直接增加了几率,也许是为了早点回学校,抄近路正好赶上那个时间。也许,也许还有太多的也许,然而人已逝去,终无奈何。
电影中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罗拉两次都碰见了乞丐,却都匆匆而过。而在第三种情况下,罗拉居然凭92.7个马克赢了10万马克,而曼尼竟也追到了乞丐要回来了钱袋。于是罗拉拼命弄到的10万马克突然失去了意义,罗拉像个呆子一样,不知所措。似乎是导演故意跟观众开了一个玩笑,却发现其实人生本无常,命运本多舜,有人忽然一夜成名,有人忽然一夜暴富;有人第一次买彩票就会中头奖,有人第一次坐飞机就遇上飞机失事。有时候你越想得到越得不到,忽然有天就得来全不费功夫,有时候你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你不怕了却也不来了。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种瓜得豆,种豆得瓜,人生就是这样的循环错乱,让世间凡人或狂喜或狂悲,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又有谁能达到?导演毫不留情的以此来隐谕人面对人生和命运时的渺小无能,让人愈加怅然无助。
想起了《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被天主教认为是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最后的一个场景,布拉德皮特扮演的警察最终还是因暴怒(杀手因为嫉妒杀了警察妻子)杀了杀手,这就中了杀手(自称是代神惩罚人类)的安排,因为杀手自己犯了嫉妒之罪,要借警察之手杀了他自己,那么警察也因暴怒受到惩罚,杀手替撒旦完成惩罚人类七宗罪的任务终于完成!看到这点,让人不寒而栗,影片有浓重的宗教昭示意味,人终究要为自己犯下的罪行受到惩罚。人终究逃不过自己的命运。《七宗罪》的一个隐谕是讲人的宿命,而《疾走罗拉》也是在讲人面对命运的无能和渺小。
然而电影毕竟是电影,可以选择不同的结局;人生终究还是人生,永远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也忽然能够理解为何那么多人把自己的精神献给一种宗教保管,当人真正开始思考自己的时候,思考生命与世界,与宇宙的关系时突然发现有很多问题无法回答,无法解释,于是产生了恐惧感,而所谓恐惧感就是一种不确定感的深层心理反应。其实人充其量只是宇宙中的一粒浮沉,在面对未知的力量时,会变得渺小不堪。于是很多人开始相信命运,相信未知的力量,相信把精神交给神来保管就会在恐惧感中得以永久的安歇。不知道是不是人被上帝造出来时就对万物对宇宙有一种天然的恐惧,又找不到自己的庇护人,于是人类就自欺欺人地虚拟出一个万能的神,接着制造出宗教,告诉自己有神与我们同在,那种恐惧感就会消失了。可悲的人类啊!
短短一个小时十几分钟的电影《疾走罗拉》像一部无情揭示人类宿命的诏书,让人无限深思,心存敬畏!

罗拉快跑主题分析

罗拉快跑主题分析

楼主,你看影片的开头了没有,我觉得就那些长镜头就能揭示深层的主题:“人与命运的关系”。罗拉之所以要跑,是因为她对命运结果并不满意,是对命运的一种对抗。 我个人认为这是命运剧的反向操作。汤姆提克威把影片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这一点上汤姆提克威跟伯格曼的《穿越黑暗的玻璃》上非常相似,这也是这部作品是他最好的作品的原因

罗拉快跑剪辑手法分析

罗拉快跑剪辑手法分析

  由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指导,法兰卡·波腾、莫里滋·布雷多和赫伯克·纳多主演的电影《罗拉快跑》是一部十分出色的电影,它在中国获得了很大好评。电影充满魄力的画面,强劲的音乐,快节奏的叙事和多线式的结局都给观众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罗拉快跑》这部电影应用了许多与众不同的手法老表现主题,在此仅举几例说明:

  第一,影片运用了许多快速剪辑的手法。罗拉在大街上奔跑,穿过走廊,转过街角,横过马路,在银行里大步流星,在赌场里尖声吼叫。她在路上遇见各式各样的人,在与他们重的每一个人擦肩而过时,影片都会突然定格。在3秒钟的时间里,通过四五个静止的画面闪过那个人后来的命运。他们中的有些人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也有人在不久后死于非命。影片本身时充满动感的,在其中加入静态画面,却没有破坏原来的动态效果,相反,这使得原来的动感得到了很好的补充和加强。这得益于快速剪辑的使用,快速切换的节奏很好地和影片融合在一起。不仅如此,这种快速剪辑表现出了一种命运的强大力量,一种命运的压迫感——命运就在奔跑,跑向我们每一个人。

  第二,影片随处都有MTV式的音乐和画面的配合。罗拉一直在奔跑,镜头一直在对着她,背景在高速地向后退去,与此同时,加大音量的电子音乐在观众的耳际回响,节奏强劲的舞曲就好像是在给拼命奔跑的罗拉伴奏。画面和音乐的结合,给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观众的心也一直随着音乐的节奏和罗拉一起奔跑,跟着罗拉的命运奔跑。

  第三,影片运用了多画面分割的手法。罗拉狂奔着转过最后一个街角;男友曼尼绝望的转过身,手神像腰间的手枪;时钟上的指针一点一点地接近十二点。这三个画面顺次出现,把画面分割成左、右、下三个部分。在几秒钟的时间里,影片通过慢镜头向观众展示在最后的时刻两个人的行动。在这关键的时刻,影片的节奏突然放慢,观众的紧张感却被最大程度地调动了。曼尼听见罗拉了么?这是每一个观众心中都在问的问题。

  其实本片还应用了不少让人耳目一新的手法,比如在影片中加入动画,多机位摄影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评述了。

查看更多经典爱情短信相关内容,请点击经典爱情短信

2020 爱情短信网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18208号-1